2016年打捆机市场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6/12/6 11:20:53  浏览次数:39589
  政策好、需求旺,打捆机市场在提速

在农机行业“转型升级”、粮改饲、环境治理等大环境下,畜牧机械品类的所有机械都变得炙手可热,譬如打捆机市场。随着环境治理的推进和秸秆后处理产业的发展,打捆机的需求从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产业集聚区向全国辐射开来,快速升温,一跃成为热点市场。

国内众多地区针对秸秆回收机械购买予以累加补贴的政策支持,并倡导多种项目立项快速形成群体化产业,加之用户对打捆机产品的刚性需求,市场调查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的打捆机9800余台,同比增幅18%左右。从近年市场走势分析,国内打捆机械在经历了2011年20%以上的同比下滑后,2012年实现68%的爆发式增长(这与当年玉米机械爆发增长同步),2013年~2015年进入同比增长20%左右的快速发展期,2016年市场需求持续稳步上行。

今年打捆机市场快速升温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厚的市场基础和政策背景。

一是刚性需求强劲。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打捆机保有量不过区区3.71万台,形成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突出矛盾,成为支撑打捆机市场崛起的根本原因。

二是政策的扶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为“十三五”草食畜牧业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础,助力打捆机市场的发展。

三是环境治理的推动。针对国内环境污染、雾霾严重的现状,国家持续加大秸秆焚烧治理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治理和改善新政。日前,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部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重点对秸秆后处理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举措和要求。

秸秆焚烧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秸秆打捆及后处理已在全国铺开。环境治理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其中,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烟尘污染导致雾霾加重更是成为众矢之的,秸秆饲料化、生物发电、秸秆造纸、秸秆天然气、秸秆肥料化等一系列项目陆续实施开来。如果使这些秸秆变废为宝,打捆运输就成了关键环节,从中原的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打捆,到南方区域的稻草、油菜秸秆打捆,再到新疆区域的棉花秸杆、油葵秸秆打捆,打捆机这个数年来功能单一的小众产品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成为秸秆回收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之一。

四是“粮改饲”试点步伐加快,“镰刀弯”和黄淮海地区催生较大需求。今年,国家持续推动粮改饲试点工作,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17个省区。这一措施不仅为青饲料收获机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对促进养殖业发展是一种能动力,同时还催生了个体用户及小型养殖场秸秆打捆需求,小方捆型低密度打捆机被越来越多的个体用户所接受,用于自营小型养殖场的秸秆饲料打捆,既方便存放,又便于饲喂时搬运。

五是传统市场内蒙古大面积干旱导致牧草欠收,捡拾型打捆机产品销量下滑明显,揉搓型产品市场需求较大。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大部分区域面临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导致牧草及大部分农作物生长期枯萎,严重减产,打捆机牧草收获机型销量严重下滑;加之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禁牧还草”的政策,牛羊价格又持续低迷,牧民养殖积极性受挫,养殖数量大幅减少;但受产业单一的影响,又离不开养殖产业,因此,多方寻找饲草来源,所需草料的缺口依靠玉米、谷物收获后的秸秆回收获取,切割揉搓型产品深受青睐,个别区域甚至出现“一机难求”的现象。

打捆机产品虽热销,但是制约因素依然不少。

一是秸秆回收、处理和转化的全链条提升空间非常巨大。秸秆利用率和收益最大化并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且国内秸秆利用技术及发展水平不均衡,致使个别区域出现小麦秸秆打捆后无法处理而囤积的现象,这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打捆机购买的积极性。

二是牛羊价格下挫、粮价走低,用户购机积极性及购买力受影响。自2014年底开始,内蒙区域牛羊价格持续下挫,加之2015、2016连续两年旱情严重,饲草欠收,严重影响了牧民的养殖积极性。与此同时,自去年开始,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对农民购买力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区域需求差异明显。大型中、高密产品适用于大型草场、牧场、热电厂等牧草、秸秆打捆,中小型低密度机型适合于小型养殖户及个体用户使用。而大型高端产品全部依靠进口,虽然性能好、作业效率高,但是价格不菲、维修成本较高;中、低端低密度产品虽已实现国产化,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品质、性能、作业效率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四是进口及国产机型牧草打捆可靠性均有保障,而秸秆打捆,尤其是质地较硬、秆茎较粗的玉米、棉花秸秆打捆可靠性不足,故障率高,秸秆打捆机型整体技术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国外垄断高端,国内产业亟待升级

打捆机起源于美国,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1921年,德国克拉斯公司发明了其专利产品--打结嘴,应用于不同型号的打捆机中,并在法国梅兹建设了欧洲最大的打捆机生产基地,促进了打捆机产业的飞跃式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打捆机械已经发展到高峰时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从国外引进了捡拾打捆机,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的打捆机已经批量生产并且投入使用。通过技术改进,国内产品品种显著增加,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不断改进,但是,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一直以来,打捆机在国内局限应用于畜牧业,多应用于牧草打捆收获,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提升以及国家对秸秆焚烧的立法禁止,打捆机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通过对农作物打捆作业,可以改变人们以往的收获、运输和储存方式,推动能源市场的发展,如内蒙区域的牧草收获打捆,新疆区域的棉花、油葵打捆,中原区域的小麦、玉米秸秆打捆,东北区域的玉米、大豆秸秆打捆,南方区域的水稻秸秆打捆等,都为打捆机的应用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内打捆机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打捆机按其行走方式可以分为自走式和牵引式两大类;按其打捆的原理可以分为内卷式和外卷式,成捆形状分为方捆和圆捆两种。就产品作业性能而言,大型高端产品仍然集中在克拉斯、凯斯、约翰迪尔、爱科、威猛等品牌,中小型机械代表品牌有海斯顿、纽荷兰、世达尔以及国内品牌华德、雷沃、玉龙等。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国产打捆机高端化进程明显加快,多数企业围绕着专业化秸秆打捆做文章,一时间热闹非凡,却也喜忧参半。

一、国内打捆机制造地域集群化初显。

目前,在内蒙古海拉尔,山东潍坊、曲阜、莱州,河北石家庄、高阳庞口,湖北咸宁等地初步形成了打捆机制造的产业集群,均以生产小方捆、小圆捆低密度、牵引型产品为主,捡拾幅度在0.8~2.4m之间。河南花溪玉田以及辽宁几家企业一直研究自走型打捆产品,并研究与青贮功能进行结合的机型。

二、持续技术创新,产品呈现多样化。

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打捆机是直接捡拾型低密度产品,这种机型一直用于牧草收割、晾晒后的捡拾打捆,这也被称为入门级基础性产品,捡拾幅度小、压实密度低,适合于小型农场的牧草打捆作业;而高密度大型打捆机产品仍被国外品牌垄断,截止到目前,国内产品始终在该领域没有实现质的突破。

近年来,随着秸秆打捆的作业需求增加,国内企业研发的秸秆切割揉碎压捆机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青睐,通过切刀装置对秸秆进行切割再进行二次揉搓,使秸秆形成细丝状,便于牛羊进食,进一步提高了秸秆利用率。这类产品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可靠性较差,故障率较高,专业化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国内聚焦打捆机制造的规模企业少,高端产品制造技术亟需大突破。

虽然国内打捆机制造、销售异常红火,但是聚焦该领域研发、制造的规模企业并不多,在产品研发投入和科技突破上也未达到预期,大型中高端产品仍未实现国产化。走进国内大型草场、牧场,映入眼帘的大型打捆机仍是清一色的进口产品,这种现状对国内企业来讲是挑战,更是机遇,需要更多的业内专家去关注、去破解。

四、打结器等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整机全部国产化遇瓶颈。

纵观国内打捆机产品,其关键核心部件打结器皆是进口产品性能最优越,国产打结器存在耐磨性差、鹰嘴易变形、脱扣不畅等问题。目前,国内一线品牌皆采用进口打结器,即使国内产品价格低,却因可靠性不足得不到广泛应用,这已经成为了打捆机国产化的一大瓶颈。

明年市场值得期待,四大趋势演绎未来

今年以来,农业部针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畜牧业提升、秸秆后加工陆续出台了政策,农机补贴政策也向相关品类进行倾斜,随着粮食价格市场化对接深入,畜牧产业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打捆机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趋势一:刚性需求强劲,大幅度增长不是梦。

根据近几年市场走势特点,结合目前打捆机市场需求现状,预计2017年全年销量或将突破1.2万台,同比增长20%左右。预计到“十三五”期间,打捆机产品应用领域会更加广泛,将在发展的快车道上稳步前行,高端产品国产化将取得较大突破,产品进口与国产化结构将得到优化。

趋势二:需求结构调频,大中型产品或成主流。

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或家庭农(牧)场”的经营模式和种养结合、农民循环的养殖模式。同时,通过文件中“十三五”草食畜牧业发展主要指标(见下图)可以看出,牧草的种植、秸秆饲料化面积将得到有效保证。结合市场需求现状,预计打捆机终端需求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其一,大型草场、牧场、合作社、大型养殖场、热电厂等对打捆机的需求将继续向高密度大型化、高效率、尖端产品发展。

其二,个体用户和小型牧场、养殖场将以捡拾幅度为2m左右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为主,随着黄淮海、中原及南方区域需求增加,这类产品或将成为后续打捆机销售的主流。

其三,由于捡拾幅度1m左右的小型产品作业效率低,预计后续几年其需求量将逐渐减少,其需求主要为家庭散户自用以及丘陵山区零星地块作业。

其四,随着秸秆打捆作业推进,秸秆切割打捆机型销售占比将进一步增加,与捡拾型平分销售份额。

趋势三:产品升级关乎生死,研发创新驱动发展。

国内品牌要摆脱打捆机制造水平较低的现状,就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需要有更多的科研机构、规模企业加大产品科技创新和精益制造力度。当然这期间有竞争就会有淘汰,有淘汰也会有整合,更有自强进步和发展壮大。预计打捆机产品新的竞争格局将在3~5年内形成。

在产品研发环节,建议在以下几个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第一、做好大型高端打捆机产品研发和制造,重点解决中、高密度压实难题,实现打捆作业效率的提升;第二,突破核心部件--打结器制造瓶颈,彻底改变目前国产部件可靠性不足而依赖进口的现状,实现整机国产化;第三,优化链条链接传动机构,多采用连杆式传动,减少作业过程中“同步调整”步骤,减少软故障,提高作业效率;第四,提升作业用途,一机多用,通过捡拾装置与切割装置互换,实现牧草、秸秆切割揉搓打捆;第五,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与玉米收获、小麦收获机械的一体化组合。

趋势四:研发、高性价比、服务,一个都不能少。

有人说,目前国内打捆机市场是“红海”市场,因为中低端打捆机产品进入门槛低,众多生产企业扎堆上马,竞争激烈。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国内进入打捆机制造的规模企业没有几家,进行专业性科研和专业制造的行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大型高端产品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甚至连打结器这一核心资源制造的国产化都不算成功;且近几年,打捆机应用范围才从传统意义上的牧草打捆得到进一步拓展,这一小众产品的市场潜力逐渐被激发出来,抑或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市场前景看好。综合这些要素来分析,国内打捆机市场却处于相对意义上的“蓝海”市场阶段。

不管是“红海”,还是“蓝海”,国内农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充分。任何企业进入打捆机制造,要成功都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技术、工艺研发力度,以工匠心态和精益制造的理念做好产品。产品性能必须过关,作业可靠性必须过硬,耐使用、高效率、低故障是冲击市场的关键;二是用户培训和服务工作必须到位。打捆机产品对于很多用户来讲是一种不算熟悉的产品,由于目前产品的捡拾、压缩、打结等环节部件动作频繁性,决定了其故障率相对较高的特性。这就需要企业做好产品销售全过程的用户培训和服务工作,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售前培训、用中指导、售后跟踪、经销商服务能力培养、配件供应缺一不可;三是要高度关注产品的性价比。目前,受用户购买力不足影响,价格因素成为了除“品质因素”外影响用户购买的第二大因素,因此,高性价比的打捆机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赢得用户。(2016年12月1日中国机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