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战略和举措
发布时间:2011/6/1  浏览次数:7142

        一、农机化发展前景
  从目前国内发展前景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农机工业、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农机化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持续稳步提高,农民对先进、新型、适用、耗能低、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机具种类多样化和机具的性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内在成长动力和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国内农业机械化必将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发展。据农业部权威人士预测,当前及今后10年,国内农机产品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持续优化,国内农业机械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和政策环境,正处于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
  二、存在并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当前国内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正处于良性发展时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持续稳步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存在并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不同区域、农业各产业、各环节农机化发展很不平衡;
  二是农业生产和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农机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三是农机化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重点技术及装备推广普及速度还不够快;
  四是农机工业有待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产品和技术创新,当前国内部分环节适用农机产品和技术供给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五是应对日益凸显的能源短缺约束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农机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三、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实践经验证明,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是迫切之需、长远之策。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坚持正确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方略,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工作措施,力争在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1、明确发展目标。推动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粮棉油等农作物田间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养殖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2、谋划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为主攻点,以提升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为突破点,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为着力点,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加强管理指导,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确保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3、拟定发展战略和措施。今后一个时期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执行政策法规,创造发展环境。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法定扶持措施全面落实,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完善补贴管理办法,规范操作程序,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效应和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支持农民购置和鼓励农机企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加快提高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改善装备结构。实施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支持应用深松整地、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增产效果明显、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农机化技术。减免农机作业服务税费,鼓励开展农机保险业务和农机信贷业务,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对耗能高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给予经济补偿,促进农机节能减排。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增加安全监管、推广培训、试验鉴定和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投入。
  二是强化科技引领,提供人才支撑。对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探索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机化技术。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加快建设管理、技术、作业服务三支保障有力的农机化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采取政企联动、技能竞赛等形式,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大力培养一批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高手。
  三是培育市场主体,拓宽服务领域。围绕提升农机化整体运行效益,引导政策、资金和技术指导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斜,积极引导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具备条件的地方,应把合作社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合理规划,因势利导,积极培育建设,努力将农机合作社培养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服务组织数量大幅度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支持农机销售网络和维修网络发展,方便农民选机、购机、修机。
  四是强化行业监管,保障农机安全。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抓紧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切实履行好法规明确的各项职责。完善农机质量标准体系,保障农机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依法组织开展在用农业机械的质量调查,强化对财政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和质量跟踪调查。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网络,督促企业履行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承诺。规范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中介服务、机具租赁服务、旧农机具交易市场。尽快制定农业机械报废回收制度。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对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安全状况进行免费实地的安全检验,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五是完善服务体系,创新科技机制。多渠道积极争取投入与深挖现有资源潜力并举,全面加强基层农机管理、鉴定、推广、监理、维修、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升人员队伍素质,提高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创新农机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农机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机企业及其他部门相关科技力量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农机化科技的整体优势。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专家协同攻关机制,选育适宜的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模式,研发经济有效的机具。建立农机、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促进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机结合。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逐步建立推广机构服务指导、农机服务组织、企业参与合作的新型农机推广机制。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注重协调推进,促进全面发展。加大政策引导、工作指导力度,促进各类大宗农产品、各个环节、各个区域的生产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以机插秧、玉米机收为重点,集中力量尽快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经济作物、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化。由耕种收环节机械化向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初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延伸,全面服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继续鼓励农机化发展基础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扶持、指导丘陵山区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