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制约牧草机械发展
发布时间:2007/6/17  浏览次数:8742

        沈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一些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牧草机械化水平与国外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除了整体国民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主要因素外,还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牧草机械产业化起步晚。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草地畜牧业投入始终严重不足,相对支持力度减缓甚至下降,使得许多牧草机械制造企业纷纷转产或停产,再加上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着技术、制造手段、工艺等方面的差距,制造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拉大了距离。如现有牧草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低,使用故障多、可靠性差。往复式割草机工作半天即需刃磨,使用可靠性不到80%。国外搂草机弹齿工作400公顷,断齿率仅为4%左右,而我国的产品在同样的作业量其断齿率为25%左右。在相同作业情况下,我国的牧草捡给压垛完成的工作量比国外同类机型相差一半。
  二、产品品种不全,成套性差。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牧草机械有13个品种49个机型;纽荷兰公司现生产12个品种25个机型,仅牧草捡拾装载车多达21个机型,可供各种经营规模的用户选择。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也初步形成了散草、方捆、圆捆、压垛、二次加压打包作业工艺系统,但每种作业机械多数为单一机型,各作业工序间机具与动力配套性差,用户不能根据自己的经营规模选择合适的机具,机具使用效益不高。
  三、产品技术水平低。牧草机械产品技术水平高低,是衡量该行业整体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段时间内,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创新的原动力、研发能力、技术模仿步伐放缓甚至停顿。我国已定型的牧草机械大部分属国外上世纪80年代或以前的技术水平,20多年来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进与创新。
  四、推广普及工作不到位,缺乏应有的售后服务体系。在实行草畜双承包到户生产责任制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者对畜牧机械的需求相对较弱,原有的技术推广体系在许多地方不复存在。同时,许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销售出去的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也没有及时的用户信息反馈,造成供给与需求相互脱节。
  专家分析认为,造成畜牧机械产品技术水平低的原因有多方面,但缺乏资金投入和人才短缺是造成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工艺水平低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在政策、税收、信贷等方面向草业畜牧机械装备行业倾斜,将发展畜牧机械装备纳入国家农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全国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此外,还应继续加大对畜牧机械的科研开发及产业化的投入,保持我国的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快速稳步提高,加快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