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推出八项措施助力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11/6/15 18:03:33  浏览次数:2483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首次提出了质量方面的发展规划,为推动产品质量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但我国机械工业长期存在的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水平不高、基础制造水平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编制的《“十二五”机械工业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可靠性研究等8项措施,力争到2015 年,使我国主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一是加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规划指出,机械工业行业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主要靠仿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储备少,企业无能力开发共性基础技术。因此,当前亟须加速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行业自主创新体系。

  二是加强可靠性研究,消除早期故障率,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规划指出,要大力加强可靠性、集成可靠新性和核心技术的细节研究;研究提高可靠性,解决早期故障的方法;研究解决保障原材料、外构件、外协件质量的方法。

  三是设立质量技术研究机构,加强质量技术研究和应用。规划建议,以现有改制科研院所为基础,设立国家级质量技术研究机构,设立行业质量提升工作专项,对有代表性的企业和机构进行支持。同时,加强对质量保证所需的检测、标准、技术、计量等研究和引用;加强质量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水平,完善认证体系及制度。

  四是加强企业自身及第三方检测能力建设。一方面,企业要增加试验检测设备的投入,逐渐提高可靠性设计水平,把好零配件采购和出口质量关。另一方面,要加强第三方检测能力建设,加强市场质量监督。规划提出,经过3到5年的培育,建设200家重点检验机构,全面覆盖重点检测产品。

  五是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突出产业集群效应。规划建议国家进一步制定和理顺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推进以资本为纽带的行业重组、资产兼并,加快建立一批零军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收购兼并国外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

  六是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政策扶持,攻克技术难关。规划提出,依托国家的重点工程,组织力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确定和攻克制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推进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引导双方共同研发、试制、生产。

  七是完善产品标准,强化先进标准的应用。规划提出,在现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快标准的更新和制(修)订速度;在标准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实施状况和信息反馈的渠道;完善产品质量现行标准,研究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等同、等效国际标准化工作,强化先进标准的应用。

  八是优化质量政府监管,开展质量奖励工作。规划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弱化监管,加强引导。通过设立国家质量提升专项奖励基金,对质量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项目、企事业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优势企业生产优质产品,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创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名牌产品。 

 
  
 

 

  •  中国农机学会畜牧机械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

  • 风力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成为中国质量…

  • 第十五届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联席…

  • 中国农机学会畜牧机械分会2012学术年会在杭…

  • 庆祝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被评为“首届全…